5月17日,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创投生态合作论坛在深圳前海成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不同制度、法律体系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齐聚前海,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重大战略框架下,共商“元宇宙+机器人+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的产业创新实践路径,为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发展、为产业升级及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供了具象化的构想。
前海妈湾片区已构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产业,区域内吸引了优质投资机构、前沿关键技术创业企业家和科技创新空间载体落户,形成了“数字经济”“智能机器人”等产业聚集区。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于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和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五大战略定位,围绕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全球优质的技术、人才、资金等市场要素在前海自贸区汇聚,一个越来越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初现雏形。
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斑马星球科创加速平台发起人谭伟豪博士认为,对标世界上其它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背靠14亿人口全国统一大市场,有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的高校和研发机构,有较为齐全的产业链,有港交所、深交所可实现人民币和美金的融资,这些都是海峡两岸暨港澳科技协同创新生态的优异元素。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创新协同生态里,大学负责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智力支持,也是科研成果初步孵化的载体;风险基金为早期或种子期的科研成果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进一步孵化成熟;政府,为科技成果落地和产业化中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从“样品”到量产的“产品”、从“样板间”到更广阔的市场场景,需要与资金、产业链上下游、政策服务、空间载体等资源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依托香港前沿的科研资源、风险投资资源及大湾区传统产业资源,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辐射优势,致力于帮助传统企业寻求创新合作,为全球创新技术型企业提供产业生态对接,成功吸引一批有着无比的耐力、极具资本效率的“斑马”精神企业。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为维护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新的社会形势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的技术创业者用技术创新回答了时代的需求。易灵思销售总监张永慧介绍,机器视觉产品“低功耗FPGA”,为机器提供微型化、灵巧化的视觉嵌套,支持更多现实场景的应用,如机器人、无人机、工业检测、生产线监控和体温监测。易灵思机器视觉在体温遥测中的应用,帮助疫情后的迅速复工复产,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抗击疫情过程中,因“疫”而生的AIoT产品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和安全性,以科技赋能实现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中国的科技防疫实践保障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为全球筑起强大的抗疫“防火墙”。
为满足“后疫情时代”大热的户外活动“新消费”市场需求,哲轮科技创始人张波博士,带着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半导体领域的科研经历,回到深港创业,以“城市Urban”和“乌托邦Utopia”的理念打造第一个品牌产品——Urtopia智能化电助力单车,凭借轻量化、高续航的优越性能,深受欧美用户喜爱,成功推向国际市场,成为“出海”成功的范例。得益于大湾区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齐备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越来越多优秀的海归人才,带着科研成果回来创业,他们的技术成果落地大湾区,以创新的科技产品展现中国青年自信的态度。
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科技产品“出海”需要讲好中国故事。蓝盒子国际品牌咨询联合创始人屈凡利有着品牌战略领域15年的沉淀。屈凡利希望未来在中国构筑世界级的伟大品牌,以中国新科技产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同时用数字化营销赋能企业打造品牌,精准切中全球消费者心智,以“品牌”驱动业务增长。凭借在品牌建设方面的造诣,蓝盒子的数字化营销案例屡获国际大奖。
另外,论坛配套的项目专场路演也同时于深圳前海举办,路演共邀请了11个来自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项目,同台路演,充分体现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创投生态合作理念,获得了10余位投资人嘉宾以及线上线下观众的一致好评。
本次“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创投生态合作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指导,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主办,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香港工作站、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内地工作站、斑马星球科创加速平台承办,并由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澳门工作站、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台湾工作站、南台湾产业联盟协会、台湾玉山科技协会、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深国际商置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协办。
在“双区”建设政策的驱动下,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创投生态合作论坛充分研讨了“元宇宙+机器人+AIoT”的未来产业生态共建,促进数字经济的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助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